彩票走势图

第94期会讯
当前位置:往期会讯>第94期会讯 >详情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肉品加工专业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6-02-01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97    分享到:

2015年肉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的领导下,在广大理事及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企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5年肉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要工作

1. 召开记者会,及时应对世卫组织“肉与肉制品致癌”言论

北京时间1026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将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这一消息发布后,引发公众高度关注,1030号下午,我会在南京召开记者会。我会名誉会长周光宏教授,会长徐幸莲教授,副会长葛长荣教授、罗欣教授,理事李春保教授、张万刚教授、刘登勇副教授出席了此次记者会,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提出以下质疑与建议: 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缺乏充分证据、以偏概全,建议撤销。二、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是不负责任的,建议撤销。三、建议加强肉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加强对已知危害物的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加快肉类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推进合理膳食,加强营养与健康研究,引导科学合理的肉类消费。

本次记者会吸引了多家媒体到场,有包括新华日报在内等3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反响。

2. 组织国内外学术研讨,推动行业发展

1)主办第十三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2015718-19日,由我会主办、延边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暨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延吉市召开。来自国内外60余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以“创新科技,促进肉类产业发展”为主题,针对肉品加工特性、技术创新、营养功能开发、副产物增值利用、产业链及品牌研究、包装新技术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积极交流。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中,22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纷呈的主题专题报告,分析了形势,分享了经验,报告中既有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的宏观思考,又有蛋白质变化规律和风味形成等微观研究。大会期间同时举办了研究生学生论坛,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名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2)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20156月,我会名誉会长周光宏教授、常务副秘书长张万刚教授等赴西班牙国际食品科学院交流访问,参观西班牙火腿生产加工车间,深入了解欧洲火腿的最新制作工艺。

20158月,我会会长徐幸莲教授与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四川大学等22名会员参加在法国克莱蒙费朗举行的第61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大会以“Think MeatThink Health”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420余名肉类科学家,共同探讨肉类行业的发展未来。张万刚教授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展示了我国肉类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参会会员代表进行了poster展示,与国际肉类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就肉类科学最新的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在参会期间,会员们还参观了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农场和研究中心。

201511月,肉品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孔保华教授,受俄罗斯ITMO大学邀请参加“2015第二届中俄食品创新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精彩发言。

南京农业大学先后邀请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Ron Tume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Youling L. Xiong教授、肉品科学杂志《Meat science》主编David Hopkins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Dong Ahn教授等;山东农业大学邀请肯塔基大学Surendranath P. Suman副教授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邀请新西兰OTAGO大学的Alaa El-din A.Bekhit博士等人来华访问交流,共举办学术报告20余场,促进了国内外畜产品加工学术团体和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学习和交流。

3. 积极与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结合,促进行业发展

肉品委员会的理事长、多数副理事长及会员受农业部生猪、肉鸡、肉牛牦牛、肉羊、兔产业技术体系资助,并在相应体系担任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室主任或岗位科学家。肉品专业委员会是猪、牛、羊、禽、兔肉加工研究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各分领域的某一成果对促进整个肉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5627,我会会长徐幸莲教授参加由扬州市农业委员会、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及试验站联合举办的“肉鸡产业发展与现代养殖技术培训班”,并做 “肉鸡屠宰与加工配套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对推进扬州地区的肉鸡养殖、加工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养殖、加工企业技术人员了解了更多的实用技术和操作要点。

2015730-81,我会肉品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欣教授参加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办的“肉牛屠宰加工增值技术培训班”。罗欣教授及肉品委员会副理事长彭增起教授、余群力教授分别做培训报告,不仅使企业相关人员获得了肉牛屠宰及牛肉加工行业的宏观发展前期,还让他们了解了最新的牛肉及副产物加工的实用技术。

同时结合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生猪、肉鸡、肉牛、肉羊和肉兔体系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先后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现场咨询交流和培训超过百次,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生产实际问题。

4. 努力提高科研产出,促进产学研结合

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制定的《NY/T 2793-2015 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已由农业部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于201581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由我会名誉会长周光宏教授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与检测标准化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0多位专家共同研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春晖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通过系统研究酱卤肉制品品质形成与风味发育机制,创新性地研发出酱卤肉制品定量卤制技术。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定量卤制工艺的香辛料利用率提高到 95%以上,出品率提高 5%~8%,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差异率低于 5%,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同时,无老汤反复卤制,显著降低了酱卤肉制品中杂环胺、亚硝胺的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201512月,我会副会长赵改名教授团队主持的“生鲜肉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道口烧鸡保鲜技术研究”、“道口烧鸡中八种香辛料对其香味形成的作用研究”、“煮制过程中八角茴香对鸡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冷却猪肉微生物预报与栅栏技术研究”等科技成果顺利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这些科技成果为我国传统肉制品的风味形成机制、风味保持、货架期延长及保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肉品专业委员会新上国家及省部级自然基金22项,发表论文278篇,其中SCIEI收录115篇,主编著作3本,申请及授权专利7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

二、2016年工作计划

1.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产业的需求,积极投身解决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重大核心技术,加强广泛的团结和协作,积极承担行业领域的大课题、大项目,走在行业科技发展的前列,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2.组织筹备“第十四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3.继续与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紧密结合,加强生猪、鸡肉、肉牛牦牛、肉羊和肉兔产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发展。

4.努力做好分会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的发展工作。

5.加强国际交流,邀请国外肉品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华讲学,进一步提高学会会员的整体科研素质和肉品加工产业技术人员科研水平。

6.积极配合好研究会秘书处工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