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走势图

第95期会讯
当前位置:往期会讯>第95期会讯 >详情
新路径让蛋壳变废为宝
时间:2016-04-13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数:3361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多年来提交多项提案,对食品工业及健康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曾连续3年提交废除面粉增白剂提案,最终促成面粉增白剂告别市场;自2003年起连续提交畜禽屠宰法立法提案,对规范我国畜禽屠宰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冯平关注的是食品加工废弃物——蛋壳的深加工利用。冯平指出,鸡蛋壳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已被广泛加工应用为食品添加剂,我国应加大蛋壳开发利用力度。

此次冯平带来的支持科技原创,变废为宝,促进国民健康的提案,主要针对蛋壳的深加工,获得了有关专家和国内蛋类生产加工企业的认同。

抢市场 加快自主知识产权 蛋壳钙营养补充剂审批

鸡蛋壳入药,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农村居民常将鸡蛋壳洗净、炒黄后磨成粉,用于小儿佝偻病与孕产妇补钙以及胃酸过多的食疗。近年,美国与日本已有标注为100%天然蛋壳钙(100% Natural Egg Shell Calcium)的食品补充剂在市场出售。由于蛋壳的形成经过土壤植物动物的生态食物链过程,使钙在蛋壳中富集。所以蛋壳虽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但易被机体吸收,比用矿物原料生产的钙剂更加有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介绍,我国尽管也较早开始了对蛋壳钙的研究,并已研发出保健食品,但却因鸡蛋壳是否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争论不休,迄今无法正常生产。

鸡蛋壳本来就是人类可以食用的食品,但让冯平感到困惑的是,既然牡蛎钙都是食品原料,那为什么鸡蛋壳钙就不能作为食品原料呢?据了解,早在30多年前,国内就曾出现过醋蛋热,是用的米醋浸泡鸡蛋,将蛋壳溶解后食用。当时生产醋蛋的厂家层出不穷,进而形成过了产业化的局面。

冯平介绍,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因研发生产儿童系列鸡蛋产品,每天产生4吨多蛋壳废弃物,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针对这种情况,2014—2015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该公司投入资金,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鲍善芬、赵霖教授配合与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国内第一条规模化蛋壳钙生产线,并投产试车成功。但如今,却因鸡蛋壳是否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这一问题争论不休,该公司有关申报手续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迄今无法正常生产和进入市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与国内蛋壳钙申报受阻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国内的钙剂市场上国外厂商的产品占据主导,仅两家外资药厂生产的钙剂钙尔奇D”乐力就占据了国内51%的钙剂市场,每年消耗国家约50亿—75亿元的医保费用。

冯平呼吁,绝不能对中华民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业发展视而不见。据了解,九五期间,301医院以鸡蛋壳为原料研制新型钙剂2000年通过攻关课题验收。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批准为院内制剂临床药用,2015年,规模化蛋壳钙生产线建成。

深研究 鸡蛋壳含钙37% 高于有机钙

冯平介绍,近20年来,随着对钙元素生理生化功能认识的深入,补钙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钙补充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由于学术界长期以来误认为碳酸钙等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机钙受到青睐。但有机钙存在含钙量低等问题,如葡萄糖酸钙仅含钙9%、乳酸钙含钙13%L-苏糖酸钙含钙13%、柠檬酸钙含钙21%、醋酸钙含钙25%。按照我国居民膳食钙参考摄入量标准(DRI),成人每天需摄取钙800—1000毫克计,需要服用有机钙十几至几十片。同时,有机钙剂生产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价格昂贵。相比之下,鸡蛋壳富含碳酸钙,含钙37%,高于上述各种有机钙,还含甲壳质以及镁、钙、锌等健康营养物质。

国家九五期间,301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承担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对蛋壳钙成分与营养生理功能进行了基础研究。早在1997年,301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鲍善芬、赵霖教授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合作,用同位素45Ca标记大鼠体内的内源性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同位素稀释技术,首次定量测定了蛋壳钙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大鼠饲料中含蛋壳钙每公斤2.9时,其钙的真正吸收率为96.3%。这些基础研究,为鸡蛋壳作为新型补钙制剂的原料来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经分析测定,鸡蛋壳原料及蛋壳钙成品中,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海洋生物来源(牡蛎壳)和矿物来源(方解石)的碳酸钙制剂,蛋壳钙产品安全可靠。

冯平认为,蛋壳钙生产线的投产,能将全国每年产生的约300万吨的污染环境废弃物鸡蛋壳变废为宝,并向13亿国人提供高效、廉价的蛋壳钙。这不仅能改变钙剂市场被外资主导的严峻局面,也可为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做出贡献。

冯平建议,有关部门应支持科技原创和产业转型升级,尽早批准国产蛋壳钙生产上市,服务国民健康。

 

找问题 蛋壳让蛋类加工企业 面临成本及环保双重压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蛋液生产企业约为3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有10多家。让这些专门加工蛋液的食品企业感到苦恼同时也亟须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大量加工副产物蛋壳如不及时处理会散发臭味、影响环境。国内一家知名蛋液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蛋壳经过压缩后全部作为垃圾处理,不仅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每年还要支付相应的垃圾清运费用,对企业降低成本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出于降低成本及环保方面的考虑,近年来企业一直在考虑如何对蛋壳进行加工再利用,也在寻找这方面的合作企业。该蛋液加工企业负责人透露,企业在2015年的打蛋量超过4万吨,按照蛋壳占壳蛋比例约10%—12%计算的话,每年约有4000余吨的蛋壳产生。

新思维 用分离技术 将蛋壳膜变功能产品

蛋壳这种让食品加工企业头疼的加工废弃物,被一家台湾地区企业——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当成了宝贝:多年来用蛋壳中的蛋壳膜、花生衣等加工废弃物开发的功能产品已行销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咏翔介绍,鸡蛋壳的内膜通常被丢弃不用,而蛋壳膜在中国药典中被称为凤凰衣,已有数百年的利用历史。蛋壳膜富含黏多糖及蛋白质,现代研究多应用于解缓骨关节炎的辅助物质,美国已将蛋壳膜应用在关节保健。

林咏翔认为,研发切入的时机就是最具价值的时候。大江生医看好蛋壳膜的另一条研发路径:利用相应的分离技术,将蛋壳膜开发成护肤品。记者了解到,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看好我国大陆市场,已投资1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建厂,准备将蛋壳膜等原料应用于功能产品制造。目前,大江生医正在大陆寻求原料合作方。林咏翔表示,替农民兴利,替自己兴利,改善消费者生活是大江生医研发这些特别的功能食品原料的目标所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在食品行业转型过程中,创新尤为重要。2016年,我国农业将走从原料、加工再到环境的融合式发展之路。专家与企业间的互通发展,将快速加大食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冯平建议,我国有关部门支持科技原创莫失良机。蛋壳的深加工利用,不仅能让食品加工废弃物变废为宝,更是与当前绿色环保理念相契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